姚明45岁领1.3万养老金!
来源:jrkan直播2025年11月03日 09:59
最近刷到条消息,挺感慨的:
刚满 45 岁的姚明,居然开始领养老金了!每月 1838 美元,折合人民币 1万3,这还没到退休年纪呢!
原来这是NBA的球员福利:只要在联盟打满3年,45岁起就能按月领钱,相当于一份“终身现金流”。
而且这钱还不是固定的,越往后领越多,按 “阶梯档” 算:
45-50岁:每月约1.3万元
50岁后:涨至约2万元
62岁后:每月超过10万元
不得不说,这待遇属实让人羡慕。对比之下,我们的养老现实显得格外骨感。
尤其是最近,还传来“社保缴费基数”已经涨不动的消息。
这可不是小事,它直接关系到我们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,换句话说,我们未来的养老钱,或许真的要 “缩水” 了……
社保缴费基数,真的涨不动了!
可能有朋友会问:“社保缴费基数” 到底是啥?跟我们普通人有啥关系?
其实它就是咱们交社保时算钱的 “底数”。
基数越高,每个月你和公司交的社保钱就越多;反过来,等你退休领养老金,也能领得更多。
说白了,这数直接关系到你交多少钱、将来拿多少钱,是社保里最实在的指标之一。
今年全国大部分地方的社保基数,涨幅比前两年少了好多,基本都是 “慢悠涨” 甚至 “微涨”。
直接看表格更清楚:
可以看到:
像上海、浙江,前两年社保基数涨幅还能达到 12%,但今年分别仅为 1%、3% 左右,涨幅直接 “腰斩再腰斩”;
江苏、湖南、山东、四川等省份,今年涨幅也都停留1~2%,远低于过往水平;
即便是表现相对突出的北京,今年 5% 的涨幅虽然比其他地区高一些,但放在自身历史数据里看,同样低于往年。
今年还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,往年各地基本7月就会公布新基数,今年却普遍拖到9月才“姗姗来迟”。
别小看这俩月延迟,它其实透露出各地在定基数时的 “谨慎”和“压力” :
既要考虑养老金池的可持续性,又怕基数涨太多,企业扛不住、咱们普通人交不起。
那为啥会 “涨不动”?
主要是因为,社保基数和 “社会平均工资” 绑在一起。
基数的上下限,是当地上一年社平工资的 60%-300%。
比如上海 2024 年社平工资 12434 元,2025 年基数下限就是 7460 元,上限 37302 元 。
社平工资不涨,基数自然涨不起来。
这两年大环境不好,多少企业在咬牙撑着?咱们的工资能不降就不错了,哪还有大涨幅?
要是强行让基数 “猛涨”,企业要多花钱,咱们每月工资扣的社保也变多,谁都吃不消。
那未来呢?基数还能回到每年涨 5% 以上的日子吗?
难。
虽然养老金池需要 “涨” 才能撑下去,但现在企业和个人的压力摆在这里,想 “猛涨” 根本不现实。
这意味着,我们未来的养老金,可能要长期面对 “慢涨” 甚至 “不涨” 的情况。
基数慢涨,我们的养老会面临什么?
可能有人会说:基数涨慢点,我现在交的社保少了,不是挺好吗?
但你有没有想过:现在交的少,未来领的也少;
更关键的是,咱们的养老金体系,已经在面临压力了。
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,我们的社保是 "现收现付",也就是年轻人交钱给老人发养老金。
现在领取养老金的人数持续增加,但缴纳社保的劳动力增长却跟不上步伐。
这就导致养老金体系像一个“进水少、出水多”的水池,支付压力日益增大。
从官方财政数据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压力,如果国家没有每年从财政中额外划拨资金补贴,社保基金池其实早已出现收支缺口????
如上,是2024年的养老保险收支情况,2024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2019亿元,基金支出 72978亿元,看似盈余有近 9041 亿元。
可其实,收入中还包括了国家补贴的19809亿元????
要是把国家补的 19809 亿财政补贴去掉,2024年养老保险实际亏空 10768 亿元!
而且这不是今年才有的事:从 2014 年开始,养老基金自己收的钱就不够花,全靠国家补贴填缺口。
所以2019年中国社科院才会预测:养老基金将在2028年收不抵支,2035年出现枯竭。
不过今年,社科院郑秉文教授更新了预测:收不抵支推迟到2036年,枯竭推迟到2044年。
原因是:为了稳住这个水池、避免养老金发放 “断档”,国家近几年不得不打出一套 “保平衡” 的政策组合拳:
延长缴费年限:以前交满15年就行,现在逐步提高;
延迟退休:让大家晚几年开始领钱,多交几年;
控制养老金涨幅:每年养老金虽然还在涨,但涨得慢了一些;
调整缴费基数:也就是适时调高缴费标准,让大家多往缸里加点水。
现在基数“涨不动”恰恰反映了一个更深层的两难困境:涨也有压力,不涨也藏风险。
这份压力,最终会传导到不同人群身上:
1、对于灵活就业者来说:
上班族交养老保险,个人只出8%,公司出16%;自己却要扛全部20%,基数哪怕涨1%,每月都要多掏几十上百块。
要是压力太大,会不会想 “先停交再说”?可一旦停交,未来就少了一笔养老钱;
2、对于小公司而言:
很多公司按最低基数交社保。要是基数涨太多,公司要多花钱,说不定就会裁员,甚至撑不下去。
那丢了工作的普通人,社保断了,养老计划也会被打乱;
3、就算是高收入人群:
社保缴费有 “天花板”。比如在上海,你月薪 10 万,也只能按 37302 元的上限交社保。
退休后领的养老金,可能只有你现在工资的 1/3 甚至更少,到时候生活质量怎么保证?
因此,基数“涨不动”绝非“少交钱”的简单利好,它意味着我们可能共同面对一个 “当下负担未减,未来领取却更少” 的养老困局。
社保这么紧张,还要交吗?
那社保这么紧张,还要交吗?
先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:社保一定要交。哪怕它有压力,也是我们养老的 “底线保障”。
社保养老金最不可替代的价值,在于它提供了一份确定的终身收入:不管活到多少岁,市场如何波动,这笔钱都会按时、足额地打到你的账户。
这一点,或许正是姚明主动找 NBA 球员工会,聊自己养老金的原因。
你想啊,姚明年薪有几百上千万美金,每月 1.3 万的养老金,对他来说就是 “零花钱”。
他看重的,或许不是这笔钱的多少,而是 “不管发生什么,老了每个月都有这笔钱”的确定性。
NBA 球星里,有多少人巅峰时赚得盆满钵满,最后却因为投资失败、挥霍无度,老了一无所有?
艾弗森赚了 1.5 亿美金,最后差点连房租都交不起;还有不少球星被经纪人骗,晚年过得很落魄。
而 NBA 养老金,就是他们的 “救命钱”—— 不管巅峰多风光,老了至少有口饭吃。
姚明不需要这份 “救命钱”,但他需要这份 “安全感”。而我们普通人,比他更需要这份 “安全感”。
你现在可能工资高、副业顺,觉得 “养老不用愁”。可谁能保证:
多年后,你不会遇到行业裁员?不会因为健康问题没法工作?不会因为投资亏了钱?
人生的变量太多了,而社保就是那个 “不管发生什么,都不会跑” 的保障,哪怕未来领的不多,至少能让你饿不着、冻不着。
当然,从目前的趋势来看,只靠社保养老,真的可能不够花。
所以,除了社保,有能力的话,我们可以提前准备 “补充养老”—— 不是让你现在就花很多钱,而是要给自己一个“第二份养老金”,让老年生活更从容,想去哪旅游就去,想下馆子随时,想干嘛就干嘛。
比如固定收益的年金险:虽然它的收益不算特别高,但它和社保一样,能给你 “终身现金流”。
只要你活着,每个月就能领钱,而且本金安全,不会因为市场波动亏掉。活得越久,领得越多,越划算。
要是你觉得固定收益不够,也可以看看分红险年金,不过一定要选对公司,实力强、经营稳、过往分红能兑现的公司,才能让你的 “补充养老” 靠谱。
现在大保司的优秀分红险,最快第5年就能回血,在分红实现率100%的情况下,长期复利能接近4%,收益碾压固收类产品。
写在最后
或许我们羡慕的,从不是姚明每月 1.3 万的 “零花钱”,而是那份 “老了也能踏实生活” 的安全感。
但这份安全感,从来都不是等来的,而是靠现在的清醒规划,一点一点攒出来的。
未来的你,一定会感谢今天为养老多做一步准备的自己。
相关内容
- 姚明45岁领1.3万养老金!2025-11-03
- 周鹏晒合影:第五次全运会 期待再次拥抱冠军!2025-11-03
- 赵睿完成全运会火炬传递:希望把金牌留在家门口2025-11-03
- 每节改打10分钟? 媒体人:国家队病了 CBA就得吃药2025-11-03
- 两场比赛10失误!下半场仅6分库里进入疲劳期?2025-11-03
- 库里24分西亚卡姆27+5 勇士负步行者遭遇两连败2025-11-03
- 杜兰特再碰绿军噩梦退散 三节打卡找回久违松弛感2025-11-03
- 杜兰特26分申京准三双 火箭轻取绿军喜迎三连胜2025-11-03
- 巴恩斯19+12+8巴雷特27分 猛龙主场战胜灰熊2025-11-03
- SGA30分哈滕14+14+8 雷霆大胜鹈鹕豪取7连胜2025-11-03
- 队记:杨瀚森状态不错 年轻中锋成长需要时间2025-11-03
- 明日战湖人!开拓者官方:从发展联盟召回杨瀚森2025-11-03
- 和张隆分手?李梦发声,官宣决定,谁注意公司股东变化2025-11-02
- 7天5战惊魂!中国女篮12人名单暗藏玄机,李梦回归引爆终极悬念2025-11-02
- 李梦全力冲冠!女篮最新消息,刘禹彤确认参赛,张敬一宝刀不老2025-11-02
- 李月汝计划收购欧洲球队为中国球员提供锻炼机会2025-11-02
- 正式退出,张茹发声,官宣决定,李梦感同身受,李缘或也退出2025-11-02
- 女篮国手李梦续约对薪资影响巨大,年薪大幅下滑至200万以下2025-11-02
- 杜锋周琦酒店握手赞新发型!广厦官宣总冠军锋线到队,新疆签NBA后卫2025-11-02
- 孙悦:杨翰森被弃用我也是过来人,不出意外他很快会回到CBA2025-11-02